走基层:看河南郸城农村土胚房变成小别墅(杨志强)
三间瓦房。上世纪80年代初,父母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结婚,然后我们出生在这里。这种房子还是好的,屋顶高耸,雕檐画脊,属于混砖结构。有的条件差一点的,会是里面是生砖坯外面是熟红砖的“里生外熟”结构。岁月无声,回首来时路,亲情永伴左右。
五间出厦。这种房子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农村的标配婚房,一定要是五间,否则就是缺角,用挑梁或者柱子挑起两三块楼板,一来遮风挡雨,二来方便晒庄稼。这种房子造价不菲,当时也难倒了一大批父母,我就在类似这种房子里结婚,当时建房时也难为了父母一把。
二层小楼。这种房子出现在2000年以后,与五间出厦相比是革命性的突破,它标志着楼房第一次走进了农村。当时村里能盖起这种房子的人凤毛麟角,方圆几里远近闻名几年内都被人啧啧称赞。
三层小楼。这是农村新出现的房屋类型,二层已经普遍,优越性和显眼性的需求要通过高度显示出来,甚至掺杂着攀比斗富的心理,实用性或许不在考虑之列。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