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关帝文化

传播中华声音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关帝文化

旗袍是华人女性的美: 如今只穿在婚礼上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0-01 08:33:35
来源:外媒

华语社10月1日报道 旗袍最早是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在中国流行的一种长而宽松的女装。这种服装是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开始走俏的,当时它被改造成一种贴身的服装必需品,深受女演员和知识女性青睐,成为女性温柔和优雅的象征。价格更低廉的量产服装最终削弱了旗袍的吸引力。

据法新社9月27日报道,在台北一个安静的作坊里,三个年轻女子在一位有着几十年制造经典旗袍经验的裁缝师傅的监督下,一丝不苟地进行缝纫和熨烫。

74岁的林锦德(音)是台湾仅剩的几个仍然专门制作这种高领、紧身服装的手艺人之一。这种服装曾经是许多妇女日常服装的一部分。

报道称,他的作坊里挂着琳琅满目的各式女装,从精致的长款绣花红色真丝旗袍,到采用更耐穿的布料制作的短款裙装,不一而足。与各式成衣相比,定制的旗袍被认为日益不切实际和价格不菲,人们现在主要在婚礼和特殊场合才穿着它们。

林锦德担心服装制作工不再愿意学习他的技能,于是就招募学徒以传承自己的技艺。37岁的洪楚祖(音)是林锦德的三个30多岁的女学徒之一。身上穿了一套自己做的及膝蓝色花旗袍的她说:“师傅很有耐心。我们是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练习的,一针一针地学习。”

洪楚祖说,她觉得旗袍很漂亮,是在生完孩子后辞掉了护士的工作来学做裁缝的。她打算开一家自己的裁缝铺,销售根据现代生活需要改良的手工旗袍。

报道称,林锦德脸上常常挂着微笑,身上穿着老式吊带裤。他说希望确保自己60年的缝纫经验不会浪费。他说:“我竭尽所能把技术传授给自己的徒弟们,希望她们今后能够独当一面。”

25岁的李伟范(因)认为仍然存在一个粉丝群体。决定在一个其他设计师同行很少愿意进入的领域独辟蹊径之后,他跟随一个老裁缝师傅学习了五年旗袍制作。李伟范6个月前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并且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拥有了一批粉丝,他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化名是“旗袍美男子”。他害羞地承认这么做是一种宣传方式。

报道称,他的顾客中既有新娘,也有视旗袍为一种优雅标志的商界女性。李伟范说,人们对传统亚洲风尚的兴趣正在上升,他希望对此加以开发。他说:“我们当中拥有较为罕见手艺的人将更具竞争力。”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关帝网:又名关羽网、关公网、关帝庙网,信奉关帝请捐款建庙。关羽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全世界中华儿女万世颂扬。
Copyright@2012-2032 北京华语社主办关帝网官网 联系电话 :010-56184148 17071410443 All Rights Reserved
关帝网: 捐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微信捐款:zhonghuaxinwenwang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与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尊老孝亲爱国青年联合会)主办 工信部:京ICP证16067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