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课外补习时间“领跑全球”
报告称,在2012年的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记者注)中,学生报告的平均每周课外学习时间13.8小时,名列第一,加上校外辅导和私人家教,每周校外学习时间达17小时左右,远高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是由34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记者注)的平均值7.8小时。
此外,报告还指出,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发现,与2005年相比,2015年学生上课外班的时间大幅度增长,学生日上课外班的时间为0.8小时,是2005年的2倍;休息日上课外班的时间为2.1小时,是2005年的3倍。
资料图:2017年5月28日,是成都一所外国语学校2017年小升初本地生源面谈的日子。早上7:30等待入校面谈的考生和家长就在学校门前排起了让人震撼的长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升初”超四分之一学生有择校行为
报告称,按照《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无论“幼升小”还是“小升初”阶段,都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禁止通过考试形式选拔。但是,事实上无论城乡,择校行为十分普遍。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从2014年开始对全国20个省、112所初中、近2万名初中生及其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升初”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有择校行为。
其中,从“小升初”中各种择校行为的发生率来看,“找亲戚、朋友、熟人帮忙走关系”以13.8%的发生率排名第一,“让孩子参加学业考试和特长考级”以6.6%的发生率排名第二,“在学校所在片区买房”则以5.5%的发生率排在第三。
报告称,时至今日,教师已经成为造成学校差距最重要的原因。“优质学校”集中了大量高职称教师,甚至不惜从外省“挖”特级教师;而历史形成的薄弱学校并没有完全改变,从而使就近入学的政策“打了折扣”。(完)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