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业务繁忙 孩子家长疲于奔命
王同学的情况并非个例。“我们班上32个人,2/3左右都在上(补习班)。”王同学告诉笔者。
在正处于六年级这个“关键时期”的杨同学的班里,“已经没有不上补习班的人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手里拎着物理电箱、肩上挂着下午要上的篮球训练课的装备、背上的书包里还有晚上要用的英语教材……
除了学校课程内容的补习,兴趣班也被安排在不少孩子的课表上。刚刚离职的演员安女士就给6岁的儿子报了游泳、武术、篮球、戏剧、钢琴、书法6个兴趣班,“遗憾的是,还有一个阅读培训班因为时间撞上了就没报。”
节假日本该是学生放松休息的时间,如今却被很多学生和家长视为“弯道超车”的“关键时期”。年初有媒体披露,全国中小学辅导机构的市场规模已超过8000亿元,而节假日更是成为了教育培训机构赚钱的“黄金期”。
补课成“潮流”,教育评价机制单一,幼升小、小升初、中高考竞争激烈
“孩子才上幼儿园就背上考试的压力的确早了点,但现在社会上的补课浪潮真的使我们压力很大,我们也只能被裹挟着往前走。”安女士告诉记者,除了兴趣班,她还给孩子报了语文、英语、数学思维3个补习班。
儿子刚上一年级的李女士,同样因为周遭的“压力”而感到焦虑。一年级上学才一个月,儿子就拿回家一张不及格的成绩单,“班上50个同学,只有两个汉语拼音不及格的,其中一个就是他。老师跟我说,我孩子的能力在同龄人当中是中上等的,但是周边的同学先跑了,只能让他跟大家保持同步,补习班就是老师给的建议之一。”
没有补习班,成绩就一定跟不上?
“就我们学校的情况来说,课堂上讲的内容要应对日常的考试,绝对是够的。”初中老师刘欣(化名)表示,“现在有些家长过分‘焦虑’,一两次没考好,或者看到别人报了课,就忙不迭地给孩子报补习班。但现在课外补习班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家长缺乏对培训班质量和数量的科学把控,最后弄得孩子家长都疲于奔命,效果也不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