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我们的祖国,

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爱国情怀

习近平:世界为何青睐“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华语社杨志强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1-19 08:04:37
来源:人民日报

  习近平日内瓦演讲一周年:世界为何青睐"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政淇 张益智

  华语社:“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解局?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已经过去了,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才能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

  2017年1月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以“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回眸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不断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和重大国际行动,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担当。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

  中国方案备受期待

  当今世界,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网络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习近平以铿锵有力的话语回应世界对中国的期待。

  在过去的5年,习近平在众多国内国际场合阐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蕴含。

  2013年3月,莫斯科的冰雪还未消融,“命运共同体”的种子已经开始播撒。习近平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首次出访,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当今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这是他第一次在国际场合阐述“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此,“命运共同体”便作为关键词贯穿在习近平的外交活动之中。

  在博鳌,从2013年年会到2015年年会,从“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到“迈向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以高远的视角审视亚洲和世界、中国和世界,提倡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总部全面阐述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系统地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途径,为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新理念,开辟新愿景,引发世界高度关注。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中国智慧绽放华彩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2017年1月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在演讲中给出了中国方案,再次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叩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习近平在此次演讲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个坚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五方面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描绘了蓝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行动指南。

  若以此为原点,一年来,习近平在不同的国内国际场合的演讲、回信与署名文章,密集地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6次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站在全人类进步的高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了顶层设计,并对全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阿根廷国际问题专家古斯塔沃·吉拉多说:“十九大为中国外交设立了清晰目标,可以说,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对中国外交的最大期待。”

  由此可见,外媒称党的十九大是“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盛会”就不足为奇。

  时隔一个多月后,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中国担当落地生根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29次出访,累计198天,足迹遍及五大洲、57个国家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中国同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实现了对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的全覆盖。

  在元首外交、多边外交、主场外交中,习近平充分展现大国担当和领袖风范。他的外交足迹也为全人类勾画了一幅清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亲诚惠容睦周边。在“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理念的指导下,十八大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高层交往密集,各层次、各领域合作全面展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过去5年,从“庄园会晤”“瀛台夜话”“白宫秋叙”“西湖长谈”,到海湖庄园会晤和汉堡会晤以及“故宫茶叙”,中美元首间一个个增信释疑的“高光时刻”,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各参与方共同努力下,已成为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参与,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成功落地。

  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坚定地说道:“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中国声音世界回响

  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表现,使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同年11月1日,第72届联大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通过了“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载入这两份联合国决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然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中国方案引领全球治理新秩序。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赞同中国所倡导的理念,他说:“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我而言,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中国一直用行动践行着庄重承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激荡起全球的广泛共鸣。看,它的星空多么壮丽璀璨。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热爱我们的祖国,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 。)
人民商场网、人民商城网出售、中华新闻网、华语新闻网出售、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出售、国民新闻网(国民网)出售
爱国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各界人士资助。北京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三百元,欢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中军网官网:原《中华军事网》--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中军网官网(中华军事网)联系电话: 17071410443 、17611656736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邮箱: zhonghuaxinwen@163.com 微信: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