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我们的祖国,

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爱国情怀

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启示

作者:华语社杨志强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24 20:14:01
来源:新华社

     华语社:“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

世界舞台风云激荡,呼唤思想的引领。

新时代的东方大国,擎起历史的旗帜。

2013年3月23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确立人类文明走向的新航标。

5年来,这一理念在波澜壮阔的大国实践中不断升华,散发出宏阔睿智的思想魅力,在世界和平与发展大潮中汇聚起追寻梦想的磅礴力量,迸发出昭示未来的耀眼光芒。

思想之光——新时代的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引领,擘画人类未来美好愿景

中国两会,被称为“又一次在世界地图前召开”。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序言部分。

由此,这一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理念被赋予全新含义,表达出中国将携手世界各国为之奋斗的坚定意志,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庄严承诺。

5个月前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把它写入党章。

外媒评价,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从未像今天这样大,面对新形势中国承担起历史责任,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放眼人类共同的未来。

中国智慧,来自对历史规律、未来走向的深邃洞察。

中国方案,源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把握。

纵观全球,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也正处于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放眼世界,各种社会思潮交锋激荡,国际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破解“人类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

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第一次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随之,一幅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壮美蓝图在全球渐次铺展。

从莫斯科到海南博鳌,从联合国总部到日内瓦万国宫,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全球性政党对话会,一个个演讲、一次次实践,中国声音在世界唱响。

2017年初,瑞士。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和日内瓦发表两场重要演讲,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

一年之后,美国《纽约时报》文章认为“达沃斯真正的明星是中国”。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穆勒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世界上落地生根”。

理念能凝聚引领人类变革的强大力量,在于科学把握了世界进步大势,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人类命运共同体”切中问题根源,被外界视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这是中国信心中国智慧的重要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在新的历史航程中,习近平主席把准世界跳动脉搏,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课题,形成了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当今世界,再也没有第二位领导人能够集合如此强大的力量与智慧,能够如此坚定地谈论整个人类的共同未来。”印度学者库尔卡尼说。

这是解决全球难题的治世良方——

“世界各国一律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穷兵黩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习近平主席的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全球化观等为世界面临的风险挑战提供解决之道。

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 ……

这是推动共同发展的中国理念——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从“一带一路”倡议到自贸区建设,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为世界奏响互利共赢的交响曲。

这是凝聚东方智慧的大道之行——

“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世界的前途命运必须由各国共同掌握”“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习近平主席秉持“天下一家”情怀,呼吁各国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感叹,在每一个时代,政治家们都尝试着寻找和平,然而“和平总是地区性秩序,从未能建立在全球的基础上”。

而今,应运而生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源自中国,正在深刻影响重塑世界。

中国贡献,世界共振。

写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日益凸显其时代价值,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 全文 ————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热爱我们的祖国,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 。)
人民商场网、人民商城网出售、中华新闻网、华语新闻网出售、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出售、国民新闻网(国民网)出售
爱国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各界人士资助。北京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三百元,欢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中军网官网:原《中华军事网》--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中军网官网(中华军事网)联系电话: 17071410443 、17611656736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邮箱: zhonghuaxinwen@163.com 微信: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