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我们的祖国,

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爱国情怀

习近平: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健康发展

作者:华语社杨志强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23 17:39:56
来源:华语社

  从鼓浪屿远望厦门岛(2017年8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华语社:东海之滨,鹭岛厦门。这里千年浪涌,潮涨风起。

  当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扬帆出港,历史的坐标就将其定位为中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曾经偏僻的海防小城,在40年改革开放中破浪前行,昭示出中国城市蝶变的密码。

  “如今,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习近平总书记对这座城市充满感情。就在一年前,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他回首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盛赞这座城市的“高素质、高颜值”,“勇敢坚毅、吃苦耐劳的当地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用自己的双手把厦门变成了一座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对外交流密切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当鹭岛儿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这满怀深情的声音,回想当年他在厦门工作的日日夜夜,感触尤深。

  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者、拓荒者、建设者,习近平同志在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与广大经济特区建设者并肩奋斗,开启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生动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凝结其中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至今仍指引着这座城市破浪前行的航程。

  勇于先行先试

  探索推动一系列开创性改革举措

  “不搞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就不能进步。”

  ——1987年6月8日,习近平在厦门市委常委会会议上的发言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这年夏天,习近平风尘仆仆从河北南下赴厦履新,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时任厦门市体改委副主任朱丽水回忆,习近平到厦门后分管体制机制改革,直接领导推动了一系列棘手的改革探索。“放水养鱼”就是其中之一,激活了厦门港,也激活许多身处困境的国企。

  到厦门不久,习近平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东渡码头,迎海风极目远眺。他踱步走到桥吊旁,抬头望着这几十米高的大家伙,询问工作人员它们能吊多少货。这是厦门港仅有的两台桥吊,一个吊一年仅完成3.5万个标箱,香港同样的吊每年却能完成12万个。通过数次到现场调研,仔细听取企业干部员工意见,习近平把问题搞清楚了——运输能力不够,设施不完善,流程环节不配套,而政府没有更多的钱给企业完善设施。

  微利或微亏,这不仅是厦门港务局的窘境,也是当时厦门绝大多数国企的难题。

  “习近平同志对我们说,政府不要你们利润,你们赚来的钱,财政一分都不要,利润留给你们,但你们必须答应一条,赚了钱首先用来完善设施。”一位老港务人回忆当时一次会议的情景。

  改革,因问题倒逼。厦门在全国率先出台税利分流措施,全市66家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针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上交比例。其核心目的是,除交税外,尽可能把红利留给企业发展生产。改革第一年,厦门港务局就赚了2000多万元,没几年赚了七亿多。

  时任厦门市财政局党组书记沈丹回忆,习近平非常重视这项支持企业发展的利改税政策,事实也证明这项改革非常有效,国企得到迅速发展。

  那时的厦门,怎么建经济特区,尚无经验可循。习近平此番到厦门来,“就是想尝试对改革的实践、对开放的实践”。他曾深情回忆说,“到经济特区工作,是我第一次走上市一级的领导岗位,第一次直接参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改革开放,第一次亲历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这三年是全面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苦、刻苦的学习过程,从中得到了历练。”

  1986年,厦门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机构改革试点城市。习近平担任市金融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管理建设等领导机构负责人,牵头研究制定了推动经济特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机构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牵扯许多利益,难度与阻力巨大。”厦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林朝晖说。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热爱我们的祖国,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 。)
人民商场网、人民商城网出售、中华新闻网、华语新闻网出售、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出售、国民新闻网(国民网)出售
爱国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各界人士资助。北京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三百元,欢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中军网官网:原《中华军事网》--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中军网官网(中华军事网)联系电话: 17071410443 、17611656736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邮箱: zhonghuaxinwen@163.com 微信: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