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遭“洗牌”:货没发公司就倒了
当地经营者表示,受消费者出行方式变化、网络销售冲击、电动车业异军突起等因素影响,线下自行车销售门店生意本来就不景气,共享单车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日销量已经降到零,零啊。”该区其中一个门店的老板一边给自行车安装踏板一边说,“你看这多好的车子啊,现在没人要喽。”在光景好一些的年头,这个小店的日销量能有2到3辆。关于共享单车对普通自行车市场的冲击,他提高嗓门说,“我干这行几十年了,前些年本来就不太景气了,共享单车一出来这个行业就完了。”在他门店前摆放着几十辆轻便自行车,他说,处理完这些车就不干了。
在他附近的平安自行车厂门店老板也谈到,如今门店的日销量为零,“9月份开学季原本是旺季,很多学生有需求,但现在一个顾客都没有。”
不过,该区一家名为凯罗兰的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共享单车对其生意影响不大,这家店以销售山地车为主,“轻便自行车销量下降了1/10,山地车销量基本不受影响。”
在距离前述产销区车程约10分钟的昆泰高新自行车交易中心,记者看到偶有装运自行车或配件的大货车经过,但临街的门市并无自行车销售门店,当地居民称,“这个中心一直没开起来。”
共享单车为王庆坨带来的复苏或是短暂的,从“满地是钱”的迷梦到“一时的买卖”的认识,当地厂商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如今,此模式是否如早期一些业内预判的那样能加速行业洗牌、改变低价无序竞争状态尚难判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慎之又慎已是业内相关方的共识。
一端是不甚靠谱的共享单车订单,一端是已经发生改变的渠道和市场,对于当地传统自行车企业而言,依然面临着一条漫长的转型之路。
■ 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