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遭“洗牌”:货没发公司就倒了
也是在这个背景下,一位年轻的自行车组装员曾在工作台上写下了“春天来了”,然而,春天真的来了吗?
不同于天津富士达、飞鸽等大规模车企动辄揽下数百万辆订单,受产能、规模等限制,王庆坨当地工厂能操作的订单通常在几万至几十万辆之间,主要承担共享单车零部件生产或整车组装业务。
早在单车生产进行得热火朝天时,就已有声音担忧,共享单车的市场将会饱和,到那时,此前为了满足海量订单所扩建的生产线如何安置?水涨船高的配件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又该如何消化?
市场冷却得或许比预想的更早,已有厂商用跑路给出了答案。前述王庆坨六街工厂的工作人员谈到,“有曾经盲目扩张生产线的工厂主难以生存,已经贱卖机器跑路了:三十万的机器卖十几万,工厂租期没到就停产,租金也浪费了。现在担心下游厂商找他还定金,他连电话号码都改了。”
迈卡拉雷公司尚未发货的町町单车,后者已倒闭。
当地部分门店日销量降到零
在共享单车这波热潮之下,当地许多中低端自行车经销商的生意也深受影响,市场被共享单车进一步挤压。
在王庆坨一个自行车产销核心区,街道两旁的两层小白楼目测有几十家门市,下午4点多,顾客寥寥。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推荐信息